經濟外熱內溫 商研院:住宿餐飲陷衰退

.

李孟璇
2025/09/04 13:35
商研院指出,目前經濟外熱內溫,住宿、餐飲陷入衰退。(資料照)

台灣商業服務業景氣持續承壓。商業發展研究院(下稱商研院)最新發布的景氣循環分析顯示,2025年7月商業服務業景氣指數再度下滑,並預測到2026年初將持續惡化,顯示景氣仍未脫離衰退風險。雖然整體經濟受投資與出口帶動呈現「外熱內溫」,但服務業內部卻出現強烈分化,尤其住宿餐飲業在高點過後已連續兩年走低,成為最脆弱的環節。

投資與出口支撐 服務業動能偏弱

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顯示,2025年上半年經濟成長率達 6.75%,其中民間投資與淨輸出表現亮眼,分別貢獻3.9與3.16個百分點;相較之下,民間消費僅成長0.9%,貢獻度僅0.44個百分點,顯示內需動能不足。

從產業別來看,工業年增12.69%、貢獻度4.81個百分點,遠高於服務業的2.78%與1.69個百分點。商研院指出,這種「工業強、服務弱」的局面,意味著台灣經濟結構正出現明顯落差,短期雖由出口帶動,但內需支撐力道不足。

住宿餐飲陷衰退 連24個月下滑

在服務業中,住宿餐飲業表現最為疲弱。商研院指出,住宿餐飲業自2023年7月觸頂後,至今已連續24個月下滑,目前景氣水準明顯跌回衰退區間。

以實質GDP觀察,住宿餐飲業在2024年第2至第4季已連續出現負成長,僅2025年上半年微幅回升,但復甦力道不足。商研院直言,住宿餐飲業景氣雖有些微喘息,仍被視為「陷入衰退險境」。

商研院指出,造成下滑的原因包括疫情後消費行為轉變、缺工問題加劇、以及原物料與人力成本上升,對於高度依賴觀光與內需消費的住宿餐飲業而言,景氣反轉壓力尤為明顯。

房市與就業同步疲弱

除住宿餐飲外,不動產與住宅服務業同樣表現低迷。自2024年4月高峰以來,已連續15個月下降,並在2025年上半年連兩季呈現–0.7%負成長。商研院分析,主要受央行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影響,壓抑購屋需求,加上民眾心理預期改變,使得房市動能快速降溫。

此外,服務業就業市場也顯示疲態。服務業受僱員工人數自2024年2月高峰後,已連續 17個月下滑,反映勞動力短缺與就業需求減弱,與住宿餐飲的衰退程度接近。商研院認為,結構性缺工與就業遲緩,將使服務業在景氣回升過程中難以恢復動能。

批發零售逆勢成長 復甦兩極化

在景氣壓力下,並非所有服務業皆陷困境。批發零售業與住宅服務(水電瓦斯燃料)仍展現成長力道,2025年第2季批發零售年增率達6.1%,景氣循環趨勢已連續9季上行,顯示內需消費仍有部分支撐。

商研院提醒,雖然整體指數的降幅比上期預測輕微,但部門間差異拉大,仍須警惕隱含的不確定風險。

商研院示警:仍未脫離衰退風險

商研院強調,雖然7月指數的跌幅比之前預測來得趨緩,但這並非整體景氣好轉,而是不同產業加總後的結果。從分布來看,商業服務業仍未脫離衰退險境。

未來若內需消費與就業持續低迷,住宿餐飲與不動產住宅的壓力可能進一步拖累整體服務業表現。商研院呼籲,政策應針對結構性問題,包括缺工、成本壓力與消費力不足,提出因應方案,才能避免經濟「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