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論壇】舊調重彈,無盡的司法磨難

作者認為,蘇建和案刑事案件雖然塵埃落定,但受害者家屬在1992年提出的刑事附帶民事損害賠償訴訟,民事法庭仍接續審理。不從源頭下手,只怕是另一場無邊的災難。

林小應(專案經理)
2022/06/18 13:15
蘇建和等三人於1995年2月4日死刑定讞,但由於案子存在太多瑕疵,歷任法務部長無人敢執行死刑,2007年,法院允許旅美鑑識專家李昌鈺博士為本案作證,蘇建和等人於2012年獲判無罪。圖/截自公視影片

「一把辛酸淚,滿紙荒唐言」,借用佳句名言,描繪一段人生悲情。一場冤獄,已夠令人難受,更何況有人因冤獄而得名,那是多少辛酸淚水的組成。只要稍微涉略新聞媒體,一定對蘇建和不陌生,那是冤獄的代名詞,從冤案到平反,過程中的坎坷,絕非常人所能理解。

然而刑事平反又如何,事情還沒結束,案件雖然塵埃落定,但受害者家屬在1992年提出的刑事附帶民事損害賠償訴訟,民事法庭仍接續審理。有文章以「...再次看見六月飛雪:蘇建和三死囚案沒完沒了?」來形容。

僅是罪犯的自白,就要入人於罪,會不會太過草率,過程中所受到的刑求,已經不用太多著墨。照毒樹毒果理論,透過非法手段的取得的證據,如果證據的來源(樹)受到汙染,那麼任何從它獲得的證據(果實)也是被汙染的,在訴訟審理的過程中將不能被採納,即使該證據足以扭轉裁判結果亦然。

蘇建和等三人於1995年2月4日死刑定讞,但由於案子存在太多瑕疵,歷任法務部長無人敢執行死刑,當時檢察總長陳涵更前後提起三次非常上訴,列舉了24項重大疑點,但是最後都遭最高法院駁回。

2007年,法院允許旅美鑑識專家李昌鈺博士為本案作證,李昌鈺博士從現場資料中提出18點新事證,其中包括從死者身上的傷口判斷,兇器可能只有菜刀一種,無法排除僅有一人犯案的可能性。且房間內空間狹小,不可能容納四人同時行兇,李昌鈺博士根據血跡分佈情況、發現的唯一血指紋及血腳印,及犯案現場重建之下,認定本案極可能為王文孝一人所為。

由於警方從吳銘漢夫婦身中多達79刀的傷勢判斷,此案應非一人所為,就是因這樣的懷疑,讓三位年輕人度過11年的冤案,如今,民事訴訟依然未停,不禁感慨,想要洗刷冤屈,竟是如此的艱難。

反觀警方,如果當初沒有刑求,如果不要臆測或妄加判斷,如果嚴謹一點,針對每個疑點,提出懷疑解釋,如果…太多的如果,可惜事情不能回頭。

警方,檢察官,法官過程中的瑕疵,沒有人會追究,然而,因瑕疵而鑄成的冤案,卻要飽受折磨,彷彿落入司法絞肉機般,千捶萬搗,永難回頭。

這不是正當的司法程序,明明知道有問題,卻無能為力,終於了解「無罪推定」是多麼合理且有價值司法演進。

如果可以,該受嚴格審理的對象應該是曾經經手的警方,檢察官,法官,而不是蘇建和。這不是天真,只要感觸的深,一定有所體認,不從源頭下手,只怕是另一場無邊的災難。只希望冤案不再,人人享有公平合理的司法審判。

論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