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 雙重承認 台灣、中國涇渭分明

蔡政府外交政策轉向「一中一台」,這是現實亦是趨勢所必然!然台灣走向世界的關鍵,在於我們必須快快處理內部國家認同問題,拿掉一中憲法、深化國家正常化之論述,因為國際上不可能承認兩個中國的。

朱孟庠(前李登輝基金會副秘書長)
2023/03/31 11:50
外交部推雙重承認,不是只是說說罷了,如何做到?圖/翻攝自華視新聞網

外交部推雙重承認,不是只是說說罷了,如何做到?「中華民國」於台灣借殼上市已74年,終究還是台灣底蘊深厚,台灣人曾經被教育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2023年國際瀰漫抗中氛圍、各國政要紛紛來台之際,宏都拉斯與中華民國斷交,這難道不是台灣人卸下加諸於身的錯誤身分認同之大好時機。

我們是台灣人 不是「炎黃子孫 」更非兩岸同是中國人

欣見蔡政府的外交部提出「一中一台」國際可以雙重承認的戰略,即是一個台灣、一個中國,涇渭漸分明並立於國際,這是現實亦是趨勢所必然!然台灣走向世界的關鍵,在於我們必須快快處理台灣內部國家認同問題,拿掉一中憲法、深化國家正常化之論述,因為國際上不可能承認兩個中國的。

21世紀的台灣看起來像是已經完全確立民主的國家,可是一旦把目光轉向台灣社會內部,就發現台灣的民主宛如沙上建塔,這份憂心也是李前總統晚年何以戮力於「二次民主改革」。

對民主化的深入來說,必須開始於對固態依舊的結構進行改革,同時培養優秀的下一代領導者,而基礎,就是確立台灣人的身分認同。

筆者欣見外交部轉向雙重承認的政策,然台灣要走出國際,能閃避中華民國這部「一中」憲法的根本問題?圖/民報資料照

深化台灣主體認同 凝聚國家意識團結禦敵

1996年總統直接民選後,進入了「後台獨運動」,即李登輝先生心念念的「台灣國家正常化」,辜寬敏先生拼鬥的「正名制憲」,唯有深化台灣主體認同,才能凝聚台灣國家意識以團結禦敵,若把中華民國憲法問題放置不管,是否讓身為「台灣人的身分認同」變得曖昧不明?給國民的精神意志帶來負面的影響,甚至不知為何而戰?

距離大選還有一段時間,蔡政府請把握國會過半的好時機,早日處理國家定位問題;宏都拉斯的斷交欣見外交部轉向雙重承認的政策,然台灣要走出國際,能閃避中華民國這部一中憲法的根本問題?

執政黨不必恐懼流失選票,當新國家、新憲法被提出討論,必能逐漸凝聚台灣人身分認同!身為台灣公民則需深刻了解台灣歷史,只要關注歷史便對土地上的苦難及「難產的」國家產生情感,那麼都會用心於對台灣所面臨的相關問題進行討論,這是提升身為台灣人身分認同的第一步。

面對歷史使命,勇於向前,如此本土政權才能真正紮根於台灣這片土地!

專文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