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諸神庇佑/互相尊重彼此包容

神只愛基督徒,不愛異教徒嗎?佛陀、關公、媽祖、一貫道的無生老母,不愛基督徒嗎?神愛世人,這是基督教的一貫主張,世人當然包括外邦人在內,其實每個宗教的神,應該也都愛世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才是真正的神與宗教世界,神如果懷有差別心,那應該是區別好人與壞人,不是區別不同宗教信仰。
任何宗教信徒都不宜有「唯我獨尊」的本位心態,星雲大師開示,不同宗教應該「互相尊重、彼此包容。唯有寬容,才能去除嫉妒;唯有尊重,才能成就一切。」
鄭和是回教徒,但鄭和七次下西洋,船上供奉道教海神天妃林默娘,晝夜香火不斷,各船皆設專職的「司香」,每天清晨帶領船員,向天妃娘娘獻香祭拜(註1);鄭和下西洋,最需要海神保護,回教沒有專業的海神。

台灣四面環海,媽祖可能是最大的宗教信仰,媽祖原是海神,來台灣久了,卻變成陸神,幾乎只在陸上遶境,媽祖可否恢復海神神格,到海上環島繞境,借重她引領台灣成為海洋國家?(註2)
虔誠信仰不同宗教到了顛峰境界,其實精神互通,差異只是外在形式;1991年證嚴法師邀請長老會方菊雄長老,籌辦慈濟醫學院,證嚴法師說:「我不怕你是基督徒,我就怕你沒有信仰。」方長老後來一路升到校長職位(註3)。
宗教信仰本質是「信不信由您」純屬私領域,基督教有許多信經,例如使徒信經(Apostles'Creed),信經在拉丁文作為credo,意為「我相信」(I belive),暗示著「我也可以不相信,信不信由您,不強迫」。

除非破壞公序良俗,任何人都不能干涉別人的宗教信仰,穆罕默德說:「宗教不可以強迫。」(古蘭經2:256)人類會信仰某種宗教,大都是受到家庭背景與生長環境影響,沒必要因為信仰不同而視之為敵人。
耶穌是人,也是神,他在做人方面,修養很好,新約聖經四大福音書裡,完全沒有他批判或詛咒異教信仰的紀錄;不同宗教之間,應和平相處、良性競爭,互相欣賞鼓勵,而非互相挑釁攻擊,諸神在天堂裡和睦相處,信徒卻在人間打成一片,成何體統。
董芳宛牧師讚美佛寺與道廟「寺廟建築古色古香,乃是鮮活的鄉土文物館,更是台灣人尋根之處。」(註4) 他也盛讚宋江陣是「活的文化財,活的國寶」(註5)。
董牧師這些話,在保守基督徒聽來,豈非大逆不道?基督徒走入董牧師口中的「鄉土文物館」(寺廟),對異教神明合十示敬,不燒香也不燒紙錢。請問是否違背教義?

1437年皮耶羅.法朗西斯卡畫作《耶穌受洗圖》,畫中的耶穌受洗時雙手合十,貌似佛教徒;道教與佛教的神明大都是古聖先賢出身,例如關公媽祖佛祖,人民因感戴其恩德奉為神明,難道不值得基督徒略表敬意?
不同宗教之間應互相了解,亞伯拉罕三大宗教,千百年來如同寇讎,2021年埃及教育部做了偉大改革,它通過國會提案,教導三大宗教的共同價值觀(common values),讓中小學生首度有機會學習基督教和猶太教的經文,以促進宗教寬容和諒解(註6)。
附註
1.蔡百銓《廟簷下的沉思:臺灣民俗宗教傳承與改革》2015自印,第139頁。蔡百銓民報2024/04/20《痟媽祖,請恢復媽祖海神神格》
2.蔡百銓《廟簷下的沉思:臺灣民俗宗教傳承與改革》2015自印,第139頁。蔡百銓民報2024/04/20《痟媽祖,請恢復媽祖海神神格》
3.自由時報2015/3/16方菊雄《在慈濟裡服務的基督徒》
4.台灣網路教會2011-06-07《對台灣民間信仰之認識~~董芳苑》
5.董芳宛《台灣宗教論集》前衛2008、第188頁。
6.基督教論壇報 2021-03-24《埃及中小學新課綱教導三大亞伯拉罕宗教共通信仰價值 拒絕宗教狂熱和極端主義》
論壇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