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半導體既然那麼重要 為什麼台灣不在印太經濟架構?

半導體乃是拜登此行的重中之重,從他第一站即參訪三星電子晶圓廠區即可見一斑。但為何印太經濟架構(IPEF)中未納入台灣?

劉容皿(資深編譯)
2022/06/02 10:00 2022/06/02 10:18
5月中旬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首度亞洲訪行,先是宣布成立印太經濟架構(IPEF),攏絡東南亞國協(ASEAN)成員國在內12國,又透過四方安全對話會議(QUAD),聯合澳、日、印度三國。圖/取自拜登臉書

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SIA)估計,半導體往往要經過四個以上國家、三趟以上奔波、4萬公里的里程、12天的旅程,才走完生產過程。可見半導體業是高度全球化的供應鏈,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完全自給自足。

早在美中貿易戰開打之時,便掀起所謂美中經濟脫鉤之議。在中國大陸設廠的跨國企業為避免遭到高關稅波及,開始移往其他地區。生產電腦伺服器和蘋果智慧手機iPhone在內的電子業者各自靠攏,形成兩套供應鏈,一套專供龐大的大陸市場,一套供應全世界其他地區。

俄烏戰爭開打後,美國為首的民主陣營陸續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卻由於歐陸仰賴俄國油氣供應太深,以致制裁效果不彰。如此一來,美國更堅定要以政府之力來主導,建立獨立於中國大陸供應鏈。

既有俄烏戰爭的前車之鑑,美國正推演另一種可能性:一旦中共武力犯台,以中國大陸身為「世界工廠」的供應鏈地位,國際制裁不僅發揮不了效果,還可能傷到自己經濟。

基於這樣的思維,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首度亞洲訪行,先是宣布成立印太經濟架構(IPEF),攏絡東南亞國協(ASEAN)成員國在內12國,又透過四方安全對話會議(QUAD),聯合澳、日、印度三國。其中一大目的,即在先進和新一代產業供應鏈排除中國,重建一套以美國為準的供應鏈。

QUAD原本只是鬆散的機制,是2004年印度洋海嘯後四國聯手提供人道救援和災後重建的窗口,隨著中國勢力日增,美國前任總統川普和拜登都認為,QUAD是可以著眼印太地區安全的樞紐。

至於IPEF既不是貿易協定,也不是討論區域安全的場子,而專注於四大核心議題:貿易、乾淨能源、基礎建設、以及供應鏈。

IPEF聲明中講到供應鏈,「我們致力於改善我們供應鏈的透明度、多樣性、安全性和永續性,使他們更有韌性,也更一體化。…擴大合作以利準備並減輕種種干擾的影響,以更能確保經營永續…並確保取得關鍵的原物料和加工材料、半導體、關鍵礦物和清潔能源技術」。

別以為QUAD只在意區域安定,談到半導體供應鏈時,比IPEF更為具體。QUAD領袖聯合聲明說:「我們已明訂四方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實力和弱點,並決定要善加利用我們的互補優勢,形成多樣化而富有競爭力的半導體市場。」

可見半導體乃是拜登此行的重中之重,從他第一站即參訪三星電子晶圓廠區即可見一斑。美國早將半導體定位為攸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產品。藉由非陸陣營合作,美國可以建立另一套供應鏈,結合美國(前端)、南韓和台灣(設計和生產)、日本(設備)、以及馬來西亞(後端)。

然而,供應美國先進晶片高達70%的台灣,卻未納入任何對話。有人質疑,少了台灣,美國怎能在供應鏈完善一套有意義的協定?

台灣沒在IPEF創始名單裡,有一種說法是參與的東南亞國家怕會惹惱中國。不過,簡單來說,IPEF不過是美國重回亞太、鼓動東南亞國家遠中親美的俱樂部而已,美國早跟關鍵夥伴打通關係了。

且看拜登和日、韓分別發表的聯合聲明,在美日聲明中,「兩位領導人確認,日本和美國將協同保護並促進關鍵技術,包括透過出口管制,支持各自的競爭優勢,確保供應鏈的韌性。我們一致同意成立一個聯合任務小組…探討下一代半導體發展。」

美韓領導人聯合聲明則是:「兩位總統同意,應善用比較優勢來提升官方和民間合作,以保障並促進關鍵和新興技術,包括尖端半導體…。兩位總統也同意,建立定期的部長級供應鏈及商務對話,以提升具有韌性的關鍵產品供應鏈,包括半導體…。」

美國接下來必定會和台灣討論半導體合作,美國考量的供應鏈穩定和分散風險,台灣官方圖的是外交突破,如何化美國國家利益成為我們的好處,化對方下的棋子為我方的籌碼,是接下來值得深思的課題。

編按: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1日宣布,台灣與美國將依「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U.S.-Taiwan Initiative on 21st-Century Trade)啟動貿易談判,涵蓋11項議題,以便未來能獲得高標準、具經濟利益的貿易協議,首次會議預定6月底在華府舉行。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