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紀念泰源起義54週年
泰源起義,開了台灣獨立運動的第一槍,並且留予咱可貴的民族歷史啟示:台灣人有權利嘛有勇氣,敢犧牲個人的性命,採取行動打擊外來政權統治勢力追求建立台灣,成做真正是咱台灣人的新閣獨立的現代國家。
劉重義

泰源起義是台灣民族獨立運動非常重要的革命事件,開了台灣獨立運動的第一槍,展現了台灣青年敢付出自己的生命爭自由、民主和人權的高貴情操,2018監察院的調查報告,正式認定遮是台灣獨立革命起義事件。
筆者今年有看著高中生,讀了泰源起義主要策劃者之一的高金郎先生所出版的《泰源風雲》,勇敢投書《自由時報》表露自己的感想。
事件發生於1970年二月初八,著是當年舊曆正月初三,五位泰源監獄的外役政治犯包括鄭金河、江炳興、陳良、詹天增和謝東榮,高舉台灣獨立發動武裝革命,卻因為行動失誤致到失敗,最後攏在彼年5月30,在新店安坑刑場被槍決而犧牲,成做台灣人永遠紀念的民族英雄。

五位烈士追求台灣獨立、帶頭結合獄中同志和顧守監獄的台灣人充員仔兵,總共百外人,準備採取武力行動;怹用自己偷磨的刀仔做武器,按算搶換班衛兵小隊的槍,然後打開監獄鐵門,放內面參與起義的政治犯同志出來,結合做較大群的革命隊伍,目標是先佔台東富岡電台,放送《台灣獨立宣言書》,號召台灣人起來推翻假「支那民國」外來殖民政權。
這種敏感的事件背景,在中國國民黨掩蓋下,泰源事件長期被台灣社會忽視,一直攏被扭曲做監獄暴動,直到解嚴後真相才漸漸被公開流傳。
泰源起義雖然失敗,卻留予咱可貴的民族歷史啟示:台灣人有權利嘛有勇氣,敢犧牲個人的性命,採取行動打擊外來政權統治勢力,通廢除無合法性嘛無正當性的假「支那民國」體制,追求建立台灣成做真正是咱台灣人的新閣獨立的現代國家。
專文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