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台灣】成立《台灣教會白話字「初學問答」議論會》研商 誠邀讀者共襄盛舉

台灣語音教學資源普遍糟蹋浪費,究其因,小學階段「注音符號」的「符號重複」,加上囫圇吞棗的教法錯誤,近乎迫使盲童騎瞎馬,「拼音」原理早就奠下錯誤示範。

王泰澤 (化學博士、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永久會員)
2023/02/26 10:00
歡迎讀者參加本〈台灣教會白話字「初學問答」議論會〉,您的研商意見以及與白話字有關的問題與答覆,請於3月初旬寄至文末信箱。示意圖/綠鈕二手書店粉專
圖/王泰澤提供

引言:

本文主題「成立〈台灣教會白話字『初學問答』議論會〉研商」中的五個詞彙:一、「白話字」指教會聖經羅馬拼字;二、「初學」指剛開始學習或學習「台灣教會白話字」不久的一般讀者;三、「問答」是筆者一向理解做學問的方法,想「完全吸取充分事實或想法」的「學識」(也就是英文 sink in),必先「學會」問相關「問題」。所謂「學識」淵博,先決條件是先要「問題」很多。不問光答,印象差;先問後答,收益大;四、「議論會」根據維基百科「議論」有三要素:論點、論據、和論證;五、「研商」即本芻議與讀者共同研商後,再由有共識的讀者一起進行議論「白話字『初學問答』」。

筆者毛遂自薦,負責協調,進行方式,將於文末「本『議論會』的進行方式與觀念」中,進一步簡單說明。

回顧:

往事憑記憶,大約是 25 至30 年前,那是網路風行不久和網頁上資訊未暴增前,美國《台灣公論報》和《太平洋時報》二個週報的頂峰時期。那些日子,可敬的有識、有心的台灣鄉親在美國興起「推行母語運動」,推行主題涉及多種「羅馬拼字系統」,報紙園地集思廣益,過程中「拼字系統」派系各抒己見,難免引來初學讀者感受混雜分歧;好在我一向對語文種種有興趣,也很好奇,自然逆來順受,有難得的機會,專心研讀各種「拼字系統」的內在概念,比較異同、逢場作樂。

回台旅遊必逛書店、購買書冊,也造訪拼字行內高人。我有時發現「拼字系統」有太多論述,與實際需要偏差太大,也就離題太遠,因此,閱讀雖有助益,但也難免心生厭倦。

接著陳水扁總統主政八年,台灣主體意識增長,我也隨運活潑起來。我整理所學資料,出版一本長篇自傳小說,書名《母語踏腳行》,利用退休後多次返鄉探親,在台灣東西南北各地演講(感謝張千惠表姐介紹多處長老教會主辦),強調「聽得懂」的台語語音、聲調,忽略「看不懂」的語音、聲調調號與數目標示之古辭指謂。演講共有50餘場。也在麻豆真理大學張良澤教授主編的《台灣文學評論》上,發表多篇相關的評論文章。

我整理所學資料,出版一本長篇自傳小說,書名《母語踏腳行》,於2004年由前衛出版社出版/圖/王泰澤提供

理出了一些道理

這時我已理出以羅馬字母拼字「推行母語」的一些基本道理,寫在書上,也在演講時強調:一、推行母語究其意義,是「保音運動」;二、學習拼字,「聽學」重於「視學」;三、單一語文即使其「拼字符號」系統可有十種、百種,原則上,拼出來的字音只有一種;四、各派獨創拼字系統,所用簡便羅馬字母,全是借用其「母音、子音」相近,決非利用羅馬字母的原音,來拼讀而改變母語語音;五、既然改用西方羅馬字母拼音,應廢除東方用來指謂母語「語音、聲調」的古「漢字」詞彙,換用西方描述「語音、聲調」的習慣用詞,以便與英語拼音教學接軌。等等。

有一事我至今記憶猶新,那就是羅馬拼字法的學習與基礎訓練有三階段:一、最初是自小憑模仿聽、講的「天生」生理功能,能夠學會母語中「單音節 single syllable」字音的發音;二、接著經小學學過〈注音符號〉或類似的其他簡易拼音基本規則;三、再於中學時代學好英文字母「國際音標」拼音。依序漸進,台灣語音教學,完整無缺。長大過程中,由此三階段的學習經驗,學習母語文羅馬拼字,必定沒有困難。

但事與願違,台灣語音教學資源普遍糟蹋浪費,究其因,學童小學階段「注音符號」的「符號重複」,加上囫圇吞棗的教法錯誤,近乎迫使盲童騎瞎馬,「拼音」原理早就奠下錯誤示範;而且,在此眾人十分熟悉「注音符號」的環境中,漢、羅拼音系統交替的過度階段,主張「去漢」才算政治正確,鼓吹廢除「注音符號」,不知改換念頭「修訂」去其糟粕,促使「注音符號」與當代羅馬拼音相適應、與現代語音教學相協調,借力使力扭轉弊端,成全家喻戶曉的「注音符號」與「羅馬拼音」接軌,最是可惜!

這與同時主張「去漢」,有意使駕輕就熟的漢字遁跡銷聲,失去「漢字台讀字音」堪稱同是「雞飛(走)蛋打(破)」,兩頭落空,三代累積,一代開空,教育資源無限糟蹋浪費,莫此為甚。

台灣70年「注音符號」語音拼音教學,本已落後西方156 年 註1),至今卻繼續墨守成規、食古不化。(「注音符號」應由 36 個符號減至 26 個符號的構想,將可在「議論會」進行後,另行問答剖析。)

台灣「注音符號」語音拼音教學落後、糟蹋、浪費,卻依然墨守成規、食古不化。圖:156年前西方語音教學/王泰澤提供

「漢字台音」,有一實例可以逆轉我對台灣民間長年隨便丟棄「漢字台讀」的憂慮。舉一例,《台灣人台灣事》(註2有一篇 2293 個漢字的長文《062 白話字運動怎麼來?》(註3),主編/作者 Hena Ma 教授以母語音朗讀,文中包括少數需要改讀母語習慣用語,可說有 95% 是「漢字台讀」,請讀者鄭重其事,這些我們中、小學時代學會了無數「漢字中音」時浪費掉的「漢字台音」,就是現在學習「白話字」的「母語音」根據。

母語在民間不是「有音無字」,比例上反而是「有字無音」,100個漢字中有90個可唸「台音」,棄若敝屣,專對其他找不到「漢字」的10個「台音」來抱怨「母語有音無字」,多麼本末倒置!不謀而合,Hena Ma 教授最近幾年「全台語」播客 Podcast《台灣人台灣事》(註2中,有「漢字台讀」的「有聲」文章,是我十九年前寫作《母語踏腳行》時的理想。

羅馬拼音法「易拼、易讀」的歷史佐證

學習母語,一、二歲幼童在母語環境中,憑天生「模仿」聽講的生理功能,學會「母語」的自然發展開始。母語環境不是必要條件,羅馬字「易拼、易讀」,更能令人心悅誠服的證明是,學習的人沒有特殊天份與後天才能,長大後才學習,也能勝任。

就台灣古今,歷史偶然,約 400 年前,1650 年左右,台灣17世紀的荷蘭時代,就有新港西拉雅語羅馬拼音《聖經》(註4)先例可循 。同則網頁連結,也有 134 年之後的漢文與新港文書〈番仔契〉的記載。

圖:古荷蘭語 (左) 和新港語(右) 並列的西拉雅語聖經之 〈馬太福音〉,1650 年左右/王泰澤提供

時序又經 86 年,1870 年,蘇格蘭傳教士用白話字寫成《聖經》,在台灣向沒讀過漢文的學童、農夫傳教,成果斐然。這在陳慕真教授的 2016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白話字的起源與在台灣的發展》博士論文(註5)(頁 61-62)有翔實的記載,抄錄一節如下:

有鑑於透過《聖經》培育信徒的必要性、宣教士於廈門推行白話字的經驗、加上「 200 年前荷蘭」羅馬字『番仔契』(新港語 的靈感,馬雅各牧師(James L. Maxwell,1836 - 1921,生於英國蘇格蘭)於1870 年決定推行羅馬拼音的白話字運動。1870 年 4 月,馬雅各和妻子在高雄教婦女閱讀白話字,一天6小時,得到良好回應,並以白話字翻譯《新約聖經》...,發現柑仔林地區有 12 名孩童能讀、能寫、能應答白話字的《新約聖經》和教理;此外,甘為霖牧師(William Campbell,1841 - 1921,生於英國蘇格蘭)於 1872 年也於台灣中部內社發現很多小孩能夠閱讀白話字的《新約聖經》。

圖:漢文(右)與新港文並列的新港文書(左),1784年(乾隆49年)/王泰澤提供

導致現時「拼音白話字」學習困難的肇因

白話字語音字母拼字,原理功能長時不變。白話字「易拼、易讀」,台灣本地既然有如上歷史佐證,現今反成「昔易、今難」的肇因,顯然不在地理環境,而在政治人文,或許台灣民情,習於逢迎外來統治。

昔日統治者荷蘭,有神職人士,主張台民應學「白話字」以便他們傳教,台民歸順,無分長幼,興致盎然,白話字「易拼、易讀」,學會了。今日台灣亦始自外來統治,有「祖國」主張,台民歸順,而人類到底是能排除萬難的靈長動物,「漢字中音」雖「難認、難讀」,照樣學會了;學會以後,能封官俸祿,加上越洋留學,專心攻讀外語,母土棟樑莘莘學子,心中自無母語需求。現代高學歷的讀書人,學習母語的興趣與社會責任,在在比不上古時不識漢字的農民婦孺,不免令人感嘆。

本「議論會」的進行方式與觀念

凡事不成,常常是起頭時,錯了一個念頭。反之,成事有賴起頭時,對了一個念頭。本會強調「議論」不沿循傳統「討論,即有強調此「改變一個念頭」的用意,以避免淪為「誰說的算」的意圖。在這「議論」方式裡,議論的主題將全由會員負責,以「我的問題是『為什麼 . . . ? 』」的形式提出。

議論問題也全都由會友思考後,貢獻己見,在論壇上根據「論點」(討論的中心觀點)、「論據」(用以支持論點的證據、理由、材料等「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和「論證」(用論據去支持和證明論點的方法或過程)做答,以達到有共識的「結論」 。

議論進行中,切磋琢蘑,集思廣益。避免「議論紛紛」-- 會員不怪會友不學無術,只怪會友寧願懵懂不問。「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智)也」;天下沒有可笑的問題,只有可笑的答案。「不知」而「不知『問而學』」,以訛傳訛,更不可諒解。

結語: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

竅訣先於巧思,力行先於歷練。歡迎讀者參加本〈台灣教會白話字「初學問答」議論會〉。請於三月初旬前寄下對本會的研商意見,和與白話字相關的種種問題與答覆,由我轉寄給我們所屬的「論壇」和我私人收集的個人電郵郵址。

議論開始後,盼能踴躍參加,繼續不斷;進行後,所有「問、答」,我將用心整理,隨時寫成「〈台灣教會白話字「初學問答」議論會〉問答「專文」,在民報發表以享更多讀者,並鼓勵更多讀者共襄盛舉。

《相關研商意見及問題請寄至「問、答」收件電郵:taitzer@gmail.com》

文章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