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金蘭專欄】《讓天賦自由》我的孩子如果平庸呢?

一篇補習班的教養努力文,引發熱議,做父母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孩子比他們強的用心用力,同時反思自問你是不是正在用另一種方式把孩子捏成你想要的樣態形狀?你允許不允許妳的孩子做一個不一定快樂的普通人?

程金蘭(資深媒體人)
2024/02/28 06:45
父母是陪伴是支持也是引導孩子尋找天賦的弓,孩子是箭,弓張開張滿,讓箭自己發射到他要去的地方。圖/shutterstock。

當年高中同班第一名同學進入美國英特爾公司上班,竟然遇見當年最後一名還留級的同學也在英特爾上班,讓他張口結舌話都說不出來……

最近因為以馬內利美語補習班的臉書貼出一篇兄妹兩人的日常生活時間管理行程表,每天早上5:50起床到晚上11:30睡覺,唸公立國小還要去補習班唸英文去公文補習班寫數學還要學鋼琴,每天晚餐15到20分鐘在車上吃完,每天睡覺不到七小時,得獎連連的教養努力文,引發熱議,這官網貼文在2/24有1.7萬點閱率,3641則留言和9503次分享,對於各界要求教育局查察,教育局有對於學校和補習班進行關切,同時該補習班對於各項批評再貼文籲請社會尊重家長和小孩的教育方式,並不排除採取法律追訴權。

這父母把最好最多的的教育資源給這對兄妹,也堅定認為成功有部份的天賦,但是有更多的刻意練習和養成習慣,長時間的持續進行系統方法去達到目標追求成功。

看待這樣的菁英訓練安排,能夠理解做父母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孩子比他們強的用心用力,同時反思自問你是不是正在用另一種方式把孩子捏成你想要的樣態形狀?你允許不允許妳的孩子做一個不一定快樂的普通人?

每個世代的父母都用心還有的很用力,我曾經在節目訪談時,某國立大學教授說「我的子女不會有我的發展,他們將是平庸的」。讓我心頭一驚的想著能不能夠接受孩子平庸呢?

肯.羅賓森著作《讓天賦自由》鼓勵做父母的讓孩子活出天賦,他提醒為人父母「學校的好成績,不等於人生的好成績。有許多家長預設立場,認為孩子遵循傳統路線才能追求成功,自認為為孩子好,認為幫助了孩子,卻往往讓孩子遠離他們的天賦。」

「天生我才必有用」是前人的智慧。人,生來就有天賦。只是這個天賦必需要不斷的探索,才能發現。現在的教育體系不在於發掘每個人的天賦,而是要配合學校體系教育。

《讓天賦自由》的作者肯.羅賓森四處演講時都會不諱言的指出,不管你去世界各地哪個國家旅行,你都會發現,幾乎每一所學校所注重的都是數學和語言,至於人文與藝術一定是墊底,最不重要的。

但是學校裏就是數理資優掛帥,校排和班排成績決定優秀或駑鈍。功課成績決定未來,不及格完蛋了,補習,愈補愈大洞,怎麼辦?「蛤!留級完蛋了!」

大道至簡,人的成功在於最大限度的發揮優勢,而不是克服弱點,停損只能防止失敗,卻不能追求卓越。孔子倡議的「因材施教」其實也就是要去發掘孩子的天賦。

新春團拜的聚餐,朋友說起他兩個兒子的教養經驗,她說:大兒子喜歡拆卸電腦、拆卸腳踏車、拆卸機車,然後再組裝回去,他就是能夠沉浸在操作手動機械DIY的程序中,高中時期心思都花在這些興趣上,結果功課一落千丈的留級,全班最後一名。

當時也很擔心難過,但是做爸媽的就是接受然後瞞著同住在一間屋子裡的爺爺奶奶和親戚朋友,就讓他高中唸四年,接著考大學交換出國,靠著喜愛電腦和機械手做的學習在美國唸碩博士順利……。」

肯.羅賓森同時在《發現天賦之旅》中提起,有時候我們不必聚焦於孩子的問題,而是多想想孩子擅長什麼?有什麼優點?可以透過哪些方式幫助孩子瞭解他自己,一旦孩子找到他喜歡做而且擅長的事,一切的問題跟著迎刃而解。

「他的手做DIY天賦很適應美國居家生活,買房子就自己刷油漆、貼壁紙和鋪地毯包辦所有,還能犁地種菜,最近還斜槓發展買二手車修護打理再出售賺差價。」

她兒子還告訴她命運捉弄人「十幾年前陽明高中同班同學的第一名一路出國唸書拿博士,然後進入美國英特爾公司上班,那天兩人在公司開會碰到,但是他同學無法置信當年同班同學最後一名還留級一年的他,竟然也能夠去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唸完碩士博士,然後兩人在此相遇,都在英特爾上班,他同學滿臉吃驚疑惑的表情讓他無法形容。」

天賦不一定是板上打釘的,固定思維的人認為天賦天註定「我就是沒有」採取一種逃脫和自我設限,其實不是沒有天賦只是還沒有找到,天賦同時是一種潛能,成長思維者透過感知試錯去摸索探尋,或許發掘過程艱難,但是一定要繼續別停下來,只要被發現,那生命就會開始閃光幸福。

這個親友的小兒子是文科生,但是現在踏入最先進的AI醫療產業,這不是按照計劃目標選擇特定產業去大學唸特定系的安排,這是孩子自己開發潛能摸索出來的職涯發展。小兒子第一年大學沒有考好,考上新北市山裡的私校,然後要求補習重考,考進實踐大學工業設計摸索相機拍照和工業產品的設計流程,接著進動畫公司發現工作生活待遇不是想像的,接著學日語並要求去日本唸語言學校、打工生活並透過人脈進入陪伴機器人的開發設計,在中文、英文和日文的語言優勢下,進行日本公司到中國大陸發展業務的最佳人選,再來跳巢SHARP四年做人機互動,接著被獵人頭公司挖掘再進入日立公司發展醫療AI產業。

父母是陪伴是支持也是引導孩子尋找天賦的弓,孩子是箭,弓張開張滿,讓箭自己發射到他要去的地方,父母不能也不該代替孩子,教育家紀伯倫在「論孩子」裡說明父母是過去,孩子是未來,有不同的時間維度,父母生在昨天但是無法看見孩子的明天……。

《論孩子》

你的孩子,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由生命本身的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是借助你來到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而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

而不是庇護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倒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去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的箭靶,他用盡力氣將弓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彎曲吧,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也愛那靜止的弓。

_肯.羅賓森《讓天賦自由》、《發現天賦之旅》、《重新想像教育的未來》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