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萬成壓垮清寒生的最後一根稻草 社會安全網為何會漏接?


秦宛萱
2025/10/16 10:20
台中朝陽科技大學一名大二學生疑因付擔不起1.8萬元學費走上絕路。(翻攝自朝陽科大官網)

台中朝陽科技大學一名大二學生,疑因負擔不起休學時得先繳交的1萬8000元學費,墜樓身亡,震驚各界。

校方強調,學校設有急難救助金、分期繳納與助學貸款等管道,只要學生願意提出申請,校方都會提供協助。惟學生來來校辦理休學時,承辦窗口並未察覺有任何異狀,學生也未提出經濟困難,遺憾錯失協助機會。

明明學校有資源,為何1.8萬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社會安全網為何會漏接?

校內橫向聯繫失靈與制度僵化

議員李天生日前接獲陳情,該名男大生與弟弟由外公、外婆撫養長大,家境清寒,倚靠打工上學,日前欲辦理休學,希望提早當兵早點退伍賺錢,校方要求繳交三分一學費、約1萬8000元,由於沒錢繳納未能辦理休學,心情沮喪,返家和阿嬤告別後跳樓輕生。

教育部技職司長楊玉惠向學校了解後,還原事發經過。當時學生已過了註冊日還未註冊,在學校關心後表示要休學,但按照辦理程序,已經開學依照專科以上學校學雜費收取辦法應先繳1/3學費,然而,學生未提出需要經濟協助,經導師詢問也沒有進一步說明。

楊玉惠直言,這反映學校的橫向聯繫沒做好,未檢視學生之前的中低收入戶身分,此由學務處辦理,註冊、休學則是教務處的業務,才漏接這名學生,已要求學校亡羊補牢,讓類似情形別再發生。

此外,立委范雲也指出,政府已有「大專校院學生學雜費定額減免方案」,該名學生曾申請中低收入戶減免,今年休學時因未辦理減免而被要求繳交1.8萬元,反映出現行規定對突發經濟困難的學生缺乏彈性與即時協助。

教育體系是社會安全網重要的一環

事實上,台灣每年約有80萬15至24歲的青少年,因為環境、經濟弱勢必須提早進入職場,且將近有一半每週工作時數超過40小時。

台少盟副秘書長張祐嘉對《民報》表示,學生打工賺取學費、生活費,甚至因為沒錢以至於中輟、中離,「社會上這樣的青少年還是很多」,然而,依據社安網的設計,教育體系是在其中的,呼籲教育單位要對校園中弱勢家庭主動關懷,並與社政單位合作。

提供資訊與提供資源同等重要

同時,張祐嘉表示,學生對於繳不出學費,可能難以啟齒,鼓勵學校端不只提供資源,還要提供資訊,而這些資訊往往都只放在學校官網,應該有更積極的方法讓學生知道可以申請學校或民團提供的資源。

以台少盟為例,每年的「逆風教育助學計劃」,協助15~24歲具經濟困難者之高中職及大專院校大學部在學學生,透過申請計劃,獲得教育資助金減輕經濟壓力,並勇於追求夢想、實現自我。

《民報》提醒您:請珍惜生命,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24小時)。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