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台灣】「教會白話字初學議論會」問、答(21)

我們都只有一個生母,但不因此只有一種母語;習得語言來自生理功能,「母語」源自嬰兒天生模仿學習的功能,所以幼童習得(acquire)語言,發生於出生後所處的語言生活環境,和「生母」並無唯一相關性。

王泰澤 (化學博士、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永久會員)
2023/08/13 10:00
幼兒(四孫女,現已大學年齡)模仿學習第一語言正常對話過程 圖 / 王泰澤提供

前言

一、暫停前最後一期:

本(21)期是【致台灣】專欄「教會白話字初學議論會」問、答系列第三單元第四篇文章,也是本【專欄】暫停以前的「代誌謝文」,謝誌簡述於本文末節「後語」。

二、「台灣音聲 100 年」:

本期寫作時,正好「台灣音聲 100 年」《當我們望春風》開唱特展於 8月6日假台南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隆重開幕 ,展期從今年 2023.7.13 至明年 2024.4.7,長達9個月。

「台灣音聲 100 年」顧名思義,是「以聽覺為主的展覽體驗」,特展主題「望春風」名歌;會場看板,以顯目的大型字體「當我們望春風,望春風,望春風」迎接來客。

官網分「最新消息」、「主題展覽」、「音聲資料室」、「研究分享」、「我們的動態」、「聯絡我們」六個欄目,連結台灣早期以唱片灌製包羅萬象的無數歌曲,每曲長二、三分鐘,也有這樣的導言:「臺灣流行音樂 90 年特展,千呼萬喚開展啦!即日起歡迎大家來走入展廳,靜心聆聽各種面向的《望春風》。

每個時代的《望春風》都乘載著不同的意義,大家能在各展區中尋找到最熟悉的春風。」台灣民間音樂歷史愛好者,或上網或親訪會場,都可秒查無數民歌,了解民歌描述悲歡離合的台灣歷代民情。特展製作者的學識與用心,真令人敬佩。這是我們上(20)期提到探討音樂「本地性」資料的寶藏。

問答 漫談母語

問:為什麼有「母語 mother tongue」這個世界通用詞?

答:我對「母語」二個字的理解,從不因為嬰兒出生後,通常先由母親養育,一、二歲時,孩童學語、學步,都在與母親親密接觸的日子裏發生。由此聯想而有「母語」這個詞彙,指謂一個人自小學得的第一語言,是「媽媽的話」與孩童實際習得第一語言的生活環境,並不適合。

2014年台灣母語日海報比賽教師組冠軍作品,作者為彭湖吉貝國小老師鄭宇翔/教育部語文成果網

有人甚至誤以為母親懷孕期間,未出生的胎兒就在媽媽的肚子裡學會了「媽媽的話」,實在太誇張。出生後,幼兒「咿呀學語」是「母語」,同時進行的「蹣跚學步」,從來就沒有人稱為「母步」。

人用「母語 mother tongue」,沒用「父語 father tongue」,動物用語有母雞、母狗,沒有父雞、父狗,而有「公雞、公狗」的指謂,可笑說動物對「雄性|有超越一代的敬稱禮節。

我認為習得語言來自生理功能,「母語」源自嬰兒天生模仿學習的功能,所以幼童習得(acquire)語言,發生於出生後所處的語言生活環境,和「生母」並無唯一相關性。

這個「母語 mother tongue」用詞,問題全出自「母 mother」字。以下我們根據網路查詢到的資訊,做更進一步的理解(註1 摘要如下:

我們確實都只有一個生母,但不因此只有一種母語;在當今世界,父親和其他照顧者,也參與以家庭語言提供幼童學習語言的環境,被收養的孩子也會遇到「母語」的「母」字不準確的問題。

尤其「母語」一辭來源,是昔日當天主教僧侶在講壇上不使用拉丁語時,就說他們說的特定語言是「mother tongue 母語」,也就是說,聖「母」教會( the holy ‘mother’ Church)引入了「mother tongue (母語)」這個詞彙 (註2),就這樣,「母語 mother tongue」從基督教傳入殖民各地後,成為「被殖民統治」生活的詞彙,以是殖民地人民養成稱「本地語言」為「『母』語 ‘mother’ tongue」的習俗。

時至 195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法國巴黎召開有關母語的會議,並定義母語為:「母語是指一個人自幼習得的語言,通常是其思維與交流的自然工具。」、「母語又稱第一種或幾種語言」,聯合國這個「母語mother tongue」、「自幼習得的語言」定義,沒有「母 mother」字的聯想內涵。

母語(mother tongue)的同義詞包括第一語言(first language,L1)、出生地語言(native language)或優勢語言(dominant language)等等,不一而足。

如果按時間順序定義,我們自幼學得的語言,「第一語言」似乎最合適,母語這種以「母」字來指謂,特定「母親、母土、母國」的文化、政治概念,衍生出來的「母語」意涵,在現今社會反而不適當。

殖民地國家(地區、人民)皆面臨語言.文化遭受強權蹂躪之命運,悲情故事不計其數,示意圖:烏克蘭作家抵制俄羅斯抹殺其民族文化的企圖(藍黃代表烏克蘭國旗 ) /王泰澤提供、擷自網路

問:台灣 130 年來,官方語言二次改變,可否告訴讀者二、三事?

答:1895年,清廷根據馬關約將台灣割讓予日本,台灣官方語言由「福台語」改成「日語」;50年後、1945年,二戰戰敗的日本退出台灣,在國共內戰潰敗的中國國民黨,依從美國太平洋戰區總司令麥克阿瑟指令,退守台灣,台灣官方語言,又從「日語」改成「中台語」。

被佔領的台灣民眾的命運,與其他被殖民的民族相同,近例如遭受俄羅斯蹂躪 的烏克蘭(註 3),幾個世紀以來,烏克蘭文學作家一直在暗中、粗暴、諷刺地抵制俄羅斯抹殺烏克蘭民族文化的企圖(For centuries, Ukraine’s writers have—surreptitiously, brashly, satirically—fended off Russia’s attempts to erase their national culture)。

凡此種種殖民悲情故事,不計其數,我在此添加一項個人經驗:因為語文的改變,我和我的父母親未曾讀過同一本書,自小無家庭閱讀書冊傳承,我感受到的是,如下圖所示(圖 3),孩童自小「聽、講」的家庭語言,若與進小學以後的「讀、寫」學校語文一樣,是「幸福」的孩童學生,否則,是「不幸福」的孩童學生,因語言變更,我幼年開始,沒有幸福的學校生活。

幼童家庭的「聽、說語言」與學校的「讀、寫語文」相同(幸福)與不相同(不幸福)圖 / 王泰澤 提供

後語 :代謝誌【致台灣】專欄暫停

【致台灣】《「教會白話字初學議論會」問、答 》第三單元(18 - 21)至此暫時結束,今後不定期專文將繼續「致台灣」,但不限於議論「教會白話字拼音」,若與「羅馬拼音」有關,將標示由(22)期開始,以求連貫。

這21篇《「教會白話字初學議論會」問、答 》系列文章,有《民報》參與編選插圖,有讀者貢獻話題,引導議論方向,皆在此致上謝意。

我在第(18)期寫「注音符號」所帶來的「語音教學」積弊已久,導致學習「注音符號」和學習「羅馬拼音」油水不溶,步步艱難,甚至資優學霸也見之卻步,我們現今面對的改革方案,必先徹底改善通識語音教學,集思廣益,去蕪存菁。

因而我在上第(19)期提出,我長期一貫主張「台灣注音符號的修訂」,由 37 個減至 27 個,以俾與「羅馬拼音」字母拼音一對一接軌,重新認識「注音符號」,以求「羅馬、注音」拼音教學,相輔相成,是我寫這 21 篇議論文章的初衷。

祝讀者身體健康 / sin-the kian-khong / re 、 do mi,閱讀愉快 / oat-thok iu-khoai / dot mik do do,萬事如意 / ban-su ru-i / do re re do。後會有期 / au-hoe iu-ki /do re mi dore。

延伸閱讀:第三單元系列(18) (19) (20)

專欄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