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自隆專欄】台南建城400年(18)來台南拜月老求姻緣

「月老」在民間信仰中,不是主神,而是陪祀的「副神」,但有時月老的風采會掩蓋主神。台南人不信廟裡的月老,早年男婚女嫁由家長決定的年代,媒婆才是「走動月老」。

鄭自隆(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
2024/06/04 12:22
「月老」在民間信仰中,不是主神,而是陪祀的「副神」(圖為台南大天后宮)圖/維基百科

最近有些年輕人流行到台南拜月老求姻緣,呈現台灣社會的多元,有人「晚婚」、有人「不婚」、有人「同婚」,但還是有人「追婚」,「追婚」值得鼓勵,畢竟台灣人越生越少,人口呈現負成長。

「月老」在民間信仰中,不是主神,而是陪祀的「副神」,所以沒有專祀的月老廟,只有一些廟宇會另外擺尊月老讓人順便拜拜,但有時月老的風采會掩蓋主神,像台北大稻埕的霞海城隍廟就是,明明主神是城隍,但很多年輕人去是衝著月老而去,把城隍老爺晾在一邊。

台南的月老,也是陪祀的副神,市區有四座廟有月老,大天后宮、祀典武廟、大觀音亭與重慶寺,只有祀典武廟在廟後邊有一座獨門獨院的月老祠,其餘都與其他神尊合祀,要花點工夫才能找到,而重慶寺月老面前有個醋缸,據說專治小三,算是與其他月老有明確區隔,套句廣告學用語,叫做USP(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中文就譯為「獨特銷售論述」,也就是將特點做為賣點。

大天后宮與祀典武廟在赤崁樓對街,兩座廟是鄰居;大天后宮是明鄭時期寧靖王朱術桂的府邸,所以特別氣派,月老在主殿後邊,主殿當然是奉祀主神媽祖,與護法千里眼與順風耳,及座下的虎爺;左邊旁祀水仙尊王,右邊四海龍王;主殿背面是三官大帝,掌管天、地、水三官之神;正對三官大帝是後殿,中間是聖父母廳,媽祖之父母兄姐,另有寧靖王牌位與曾任台灣知府的成城、蔣元樞之長生祿位,左邊即是月老祠,與福德正神合祀,右邊是註生娘娘與臨水夫人。

如此安排,最為妥適,拜完媽祖就拐到後面,先拜土地公保平安發財,再拜月老求好姻緣,結婚了,拜註生娘娘求子嗣,有身孕了,再拜臨水夫人,求生產平安,算是非常完整的一貫作業包套服務;廟裡還有賣月老結婚證書,月老賜福兼掛保證,姻緣美滿,百年好合,早生貴子。

祀典武廟是永曆19年(1665)鄭經蓋的,是寧靖王府的家廟,當然月老祠是以後改建的,鄭經是當時的台灣王,他不需要靠月老來找姻緣,寧靖王是貴宙,也不需要月老,現在的月老祠是祀典武廟後邊的連棟建築中的一間,旁邊就是太歲殿,以其建築形制來看,並非廟宇式樣,應該是作為儲藏空間或工作人員住宿工作的房間。

月老的功能就是職司姻緣牽線,但此地為武廟,因此就衍生附會的傳說,好事者說武廟的月老有關老爺加持,所持的枴杖威力無窮,能夠替可憐的正宮打跑小三,或是斬斷非正緣的爛桃花,把月老從孱弱的老爺爺說成圍事大哥。

大觀音亭在民族路,和興濟宮相鄰,從外觀看似乎是一座規模很大的廟,事實上是兩座;興濟宮是奉祀保生大帝,所以台南人都直接稱祂「大道公」,昔日台南迓媽祖遊行,大道公一定排第一轎,大天后宮的媽祖婆是最後一轎,所以有「大道公開路,媽祖婆押後」的說法,民間胡亂傳言,說大道公追過媽祖婆,所以要獻殷勤開路,真是張飛打岳飛,二位神尊雖然都是宋人,但媽祖年長保生大帝19歲,怎會湊在一起。

講到「亭」,很多人會想到涼亭類的建築,不對,大觀音亭還是與一般廟宇型制無異,這和中山路的開隆宮一樣,開隆宮奉祀七星娘娘,台南人也稱為「七娘嬤亭」,似乎以「亭」稱呼女神的廟較為秀氣。大觀音亭是明鄭時代的建築,建於永曆32年(1678),奉祀觀音,觀音雖然是佛教神祇,但因女性化而為民間所喜歡,所以漳泉的民間信仰中就納入觀音,將其與一般神明同樣供奉,在佛教中的觀音,性別並非女性,而是可男可女,所以有些佛教信仰的觀音神像,也會畫上兩撇細鬍。

大觀音亭的月老神像,可能雕刻匠師失手刻壞了,嘴巴特別大,於是有好事者說祂是「闊嘴月老」,一般印象是闊嘴的人特別會吃,所以有「闊嘴呷四方」的講法,但為了配合月老的專業功能,好事者再說,因為嘴大,所以特別會說話,特別會作媒湊合;真是的,一張嘴巴,隨人各自表述。

重慶寺在中正路,位於台灣文學館與林百貨間的巷子中,聽名字似乎是佛教廟宇,也沒錯,原是臨濟宗,現在是藏傳佛教進駐管理,但裡面神祇還是有漢傳佛教的神明,連民間信仰的月老都有,顯示台灣人佛道不分,只要是神就會拜。

重慶寺月老的特色,是月老前面有一甕醋,據說拜拜時只要一邊攪動甕中竹棍,一邊唸唸有詞,訴說小三的可惡,月老就會出手幫忙,拆散老公與小三,月老真忙,除了牽紅線外,還要出面當管事大哥。

醋缸在清朝時代就已經有了,但拜拜程序複雜多了,醋缸原擺在月老座下,女性要挽回感情時除誠心祝禱祈求,還要低頭將自己的頭髮繞於竹棍,在醋缸攪動,之後再拿一些神桌上的燈油回家,塗在另一半的額頭上就能生效;所以在日治時代,重慶寺月老是不遠處新町風塵女子拜的,以挽回恩客的心。

清朝時有位擔任府學教諭(即現在的省教育廳長)的劉家謀曾寫一首詩,以匡正迷信,「撮合偏饒祕術多,蓮花座下簇青娥;不圖色相全空後,猶捨慈航渡愛河」,詩中青娥是女性頭髮,把攪動醋缸視為祕術,這位負責教化的長官還諄諄告誡女性,色相全空後就要看開看破,不要妄想永渡愛河,愛情是有保鮮期的。

月老傳說來自唐朝李復言《續幽怪錄·》,「唐人韋固,少未娶,旅次宋城,遇異人倚囊坐,向月下檢書。韋固詞問,答曰『天下之婚爾!』又問囊中赤繩,答曰『此以繫夫妻之足,雖仇家異域,終不可易』」,翻成白話是唐朝的韋固,路過宋城,看到有位老人在月下靠著行李翻書,他問此人在幹嗎,此老說這是天下的婚姻簿,再問行李中的紅繩何用,老人回答說以此紅繩繫夫妻之足,「雖仇家異域,終不可易」,就是即使是羅密歐與茱麗葉,雙方家族世仇,還是可以締結良緣。

更神的在後面—

韋固不信邪,試著問未來之妻是誰?老人翻書後說,你後方賣菜盲婆現年三歲幼女即是,14年後你會娶她為妻;韋固一看此女甚醜,怕真的印驗,所以找來混混刺殺這位小女孩,殺手不忍,僅劃傷其眉心,14年後,相州刺史王泰賞識韋固,將女許配,洞房之夜,韋固發現新娘眉心有傷痕,問何故?新娘道出始末,韋固始知新娘真的是賣菜盲婆之女,後由刺史撫育成人,至此終於相信月老神通 — 原來月老故事是由教唆殺人的兇手傳開的。

台南人不信廟裡的月老,早年男婚女嫁由家長決定的年代,媒婆才是「走動月老」,她們手中會有完整資料庫,依雙方學歷、年齡、職業,以及家庭經濟狀況、家長職業分類撮合,換言之「門當戶對」是最重要指標,雙方家長認可,孩子也同意,媒婆就會讓雙方安排相親,看對眼,就繼續交往,以至結婚。

如此方式似乎也沒甚麼不好,婚姻是否美滿不知道,至少早年離婚者不多。

【延伸閱讀】

台南建城400年(1)台南建城,誰的城?

台南建城400年(2)鄭成功「收復台灣」?

台南建城400年(3)鄭成功是殘暴的軍人?

台南建城400年(4)鄭成功崇拜:依政權更迭而起伏

台南建城400年(5)到消失的台灣第一街找「獅子」

台南建城400年(6)到番仔樓要看甚麼?

台南建城400年(7)天后宮也有分大小?

台南建城400年(8)府城迓媽祖,媽祖婆押後

台南建城400年(9)也拜赤兔馬的祀典武廟

台南建城400年(10)到府城不看「匾」,會被看扁

台南建城400年(11)台灣第一張報紙,在台南發行

台南建城400年(12)台灣第一所中學也在台南

台南建城400年(13)134年前,台南就有盲人學校

台南建城400年(14)台南有座永華宮,和天地會有關?

台南建城400年(15)接官亭,接過那些官?

台南建城400年(16)台南求考運,要到哪裡去拜拜?

台南建城400年(17)那些年在台南,有人用電影票換選票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