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解嚴30週年的尾巴,曾為台灣辦理《台灣公報》(Taiwan Communiqué),向世界闡述台灣人在白色恐怖時期的境遇的荷蘭人韋傑理(Gerrit van der Wees),以及他身為二二八事件家屬的妻子陳美津,受邀來台參與12月10日的世界人權日活動,在《民報》專訪2位人道救援者的過程中,韋傑理說,台灣有一段很悲慘的過去,現在民進黨終於完全執政,未來要實現轉型正義,首要在於瞭解真相,最後才能去和解,儘管走到和解這步很困難。
韋傑理與陳美津付出他們生命中的大半時間,為台灣書寫《台灣公報》,持續出版長達三十餘載,一直到2016年看見國民黨不再把持國會、民進黨完全執政,同時也是韋傑理年屆71歲的那年,他們終於停筆,把希望托付給未來的年輕人。
韋傑理此次來台是受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的邀請來台,洽好就在立法院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後抵台。見證戒嚴時期的白色恐怖,看著台灣的黨外運動漸漸嶄露,終於推翻國民黨,韋傑理說,這是台灣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milestone),台灣人忍了這麼久,才終於等到轉型正義的眉目。
身為一位外交人員,韋傑理用自己的觀點來理解前後兩任民進黨總統,他說,陳水扁當時提出一邊一國、主張台獨時,其實沒有跟美國政府的關係很好,主要問題在於沒有先照會;相對來說,蔡英文對於國際狀況、台灣的國際地位就相對比較瞭解,2012年首次參選總統時,也曾在他的引介下,主動拜會過美國政府;至於國民黨籍的馬英九,韋傑理也直言「太靠近中國」,居然連讓台灣人拿國旗都禁止,有很嚴重的人權問題。
對於蔡英文在2016年的當選,韋傑理不掩他的支持,「感覺像是長年的馬拉松,終於跑到終點」。韋傑理說,那年他已經71歲,做了許多年的外交工作,近十年來也在職務上不斷與國會議員、政府官員、國務院、智庫、記者等周旋,其實應該要好好將人權工作交給年輕人接棒,讓自己好好地退休。
面對轉型政義的未來,如何期許台灣政府對政治受難者做到更多?韋傑理說,台灣過去有一段很悲慘的經過,轉型正義的第一步是要瞭解真相,讓真相要出來,就像在德國、南非,最後要逐步走向和解。
韋傑理指出,可能台灣很多人一直把討論聚焦在蔣介石、中正路、中正紀念堂等威權符號該不該改名,但真正重要的是去瞭解過去的獨裁統治,真正瞭解蔣介石、蔣經國的真相。韋傑理認為,有的人會因為不瞭解而反對拆除,但如果真的要瞭解,必須把歷史檔案打開來,看見蔣介石過去所做過的事,再回去思考,真的需要蓋一座蔣廟在這裡嗎?
韋傑理表示,改革要從基層上來,透過教育讓人民瞭解,這條路的改名可能是代表戒嚴時代、瞭解過去歷史真相很重要,知道以後,人民才會認為現在需要改革。
韋傑理說,轉型正義不是分裂人民,一個國家不能為此分裂,而是要透過和解,一起共同出發、使台灣更好,儘管和解這步真的很困難。
【相關報導】